第 52 期
武威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
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2019年3月20日
【工作动态】
● 我市专利申请突破2000件
● 古浪县持续深化“三项行动”助力创城
【政协委员议创城】
● 大力推进科学普及 厚植创新发展基础
【工作动态】
我市专利申请突破2000件。据国家知识产权局最新数据统计显示,2018年我市专利申请量达到2066件,同比增长18%。其中发明专利申请达到398件,同比增长18.5%。获得授权专利1031件,同比增长16%。截止2018年底,全市拥有有效发明专利228件,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1.25件,同比增长28.9%,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的112%。市、县区科技部门加大工作指导和服务保障力度,通过宣传培训、深入企业“点对点”服务、邀请代理机构现场指导等多种形式,引导企业提升创新能力,增加专利产品。全市专利申请量由2015年的754件,2016年突破1000件,高于同期全省35.6%的年均增幅,2018年突破2000件,年均增长39.9%,高于同期全省27.3%的年均增幅。
古浪县持续深化“三项行动”助力创城。深化“基础设施提升行动”。10条市政道路改扩建工程(全长8788米)目前已完成总工程量的85%,近期将全面完工。县城生态公园(牡丹园)和阳哇山休闲广场已全部建成投用。加快推进县城污水处理厂污泥无害化处理项目、土门污水处理厂、大靖污水处理及中水回用项目。深化“城市功能完善行动”。坚持各类规划做到“三个留足”“三个让路”“三个不能”,县城主次干道全部采用沥青面层罩面处理,县城人行道道牙石更换、县城中心绿地广场和商业步行街改造提升工程全面完工。按照“一楼一线、一店一牌、一街一景”规范标准,拆除门头牌匾1026个,更新制作门头牌匾157个,建成世纪路、金山路两条示范路。对全县26个小区和14家物业服务企业进行专项检查,督促物业管理问题切实整改,加快推进城镇化建设进程。深化“绿地倍增行动”。投入绿化资金1.5亿元,完成人工造林18.8万亩,栽植国槐、云杉、樟子松、花灌木等各类苗木31.48万株。县城区新增绿化面积21.86万平方米,总绿化面积达到52.26万平方米,生态造林面积、城镇新增绿化面积得到扩增。
【政协委员议创城】
大力推进科学普及 厚植创新发展基础
全市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实施情况调研认为,全市推进科学普及,提升全民科学素质“大联合、大协作”的工作格局正在形成,未成年人、农民、城镇劳动者、领导干部和公务员“四大人群”科学素质行动有序推进,科技教育与培训基础工程、社区科普益民工程等“六大工程”建设相继展开。但也发现了一些必须下决心解决的困难和问题:一是对科学普及工作的重视程度还未达到应有的高度。二是推进全民科学素质提升的体制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三是科普基础设施建设存在明显的弱项短板。四是科普供给侧还远远满足不了公众对科普的不同需求。五是全市公民科学素质整体存在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城乡差距十分明显。
建议:一要从讲政治的高度,努力提升全社会对科普工作重要性的认同。领导干部和领导机关带头,引领全社会深刻认识公民科学素质建设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的基础性、战略性、关键性作用。二要完善工作机制,构建大联合大协作工作格局。建立健全“党委统一领导、政府全力推动、部门各负其责、干群齐抓共管、社会积极参与”的工作机制。三要加强科普基础设施建设,努力补齐科技场馆短板。通过争取国家省上科技馆展品补助、引进社会资金布展、市上整合等多方筹措资金,建设市级科技馆,支持中小学建设形式多样的校园科技馆,以满足不同层次的科普教育需求。四要探索务实管用的举措,解决科普工作弱项。采取引进和培训结合,解决中小学科技教育师资严重缺乏的问题;在科技人员职称晋升上,增加从事科学普及的内容和权重;各级科协组织要积极发展壮大科普志愿者队伍,动员社会力量从事科普工作,缓解科普人才不足的问题。五是建议设立市级科普奖。加大正向激励力度,对优秀科普项目、科普活动和作出突出贡献的科普工作者大张旗鼓地予以表彰奖励。
(市政协常委,市政协副秘书长、办公室主任 赵军湘)